博客來66折全館即時榜MUJI無印良品STARBUCKS星巴克






聖壇之火:一趟靈性的真誠之旅

The Altar Fire


所謂掉進知識情網中的人,時時品嘗著知識的甜蜜。

今天給大家介詔一本書,

這本書是由福隆工作坊出版的聖壇之火:一趟靈性的真誠之旅,作者是亞瑟?克里斯多夫?本森,

出社會後,空閒之餘,讀紙本書的可以說是越來越少了,

而好書值得細細品味,

一杯咖啡或茶加上一本書,便可渡過一個悠閒的下午,

或許您是為了考試還是其它的目的不得不看書,

但放下心中的定見,改用欣賞的觀點,

不疾不徐,說不定另有所不同的體會。

???更多關於--聖壇之火:一趟靈性的真誠之旅內容--請點我



以下是本書的內容簡介:

本書是作者本森透過日記的寫作形式,探討教育、人生、苦難和藝術等問題,觀點深刻獨到,很有哲學深意。正如導言中盧伯克所言:「終於,在生命結束之前,他找到了他一直執著尋求的最寶貴的財富。記得在臨終前他對我說,無論他對生命的感受如何,他一刻也未曾懷疑過,自己的生命就是對用心、有愛的人的一次教育。當意識到這一點,當明白了人生的每次經歷,都無不富有深意和價值時,是他人生最幸福的時刻。」

作者介紹

作者簡介

亞瑟?克里斯多夫?本森(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,1862~1925)


英國著名的散文家、詩人、作家,劍橋大學莫德林學院的第二十八屆院長。他的父親是十九世紀末、坎特伯雷大主教愛德華?懷特?本森,其叔叔是著名的哲學家亨利?西奇威克。因此,本森家族富有文化和著述的傳統,也很自然地遺傳到他身上。但不幸的是,同樣遺傳在他身上的還有家族性的精神病。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鬱性的精神病,雖然身患疾病,本森仍是一位傑出的學者和多產作家。他曾就讀於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的國王學院,並在1885~1903年間,在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的莫德林學院講授英國文學,1906年後,出任格雷欣學校校長。1915~1925年間,他擔任莫德林學院院長。

他的詩歌和散文著述頗豐。令人驚歎的是,他在人生最後的二十年間,每天堅持寫日記,寫下了世上最長的四百萬字的日記,給世人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思想遺產,代表作有:《障山及其他故事》(The Hill of Trouble and Other Stories)、《日落島》(The Isles of Sunset)、《曙光中的少年》(The Child of the Dawn)、《吟遊詩人保羅及其他故事》(Paul the Minstrel and Other Stories)、《仰望星空》(At Large)、《自由之旅》(Escape and other Essays)、《大學之窗》(From a College Window)、《無所畏懼》(Where No Fear Was)、《劍橋教育論文集》(Cambridge Essays on Education)、《靜水之旁》(Beside Still Waters)等。

目錄

序言

導言

1888年9月8日

瑞士

奇怪的心情

空虛的心靈

?

1888年9月15日



?

1888年9月18日

令人心痛的回信

我的書

聲譽

?

1888年9月25日

來訪的客人

封建思想

?

1888年10月4日

隱私

採訪

?

1888年10月9日

詩人

為生活而工作

?

1888年10月12日

藝術家的稟賦

藝術家和道德家

?

1888年10月21日

書的誕生過程

美的創造

?

1888年11月6日

藝術的偉大

?

1888年11月20日

再談藝術的偉大

?

1888年11月24日

乞丐的孩子

?

1888年11月25日

唐的來訪

文學的價值

?

1888年11月29日

自殺

?

1888年12月2日

冬日夕陽

隱沒的日子

?

1888年12月4日

結構與色彩

?

1888年12月10日

一個童話故事

與生活同步

?

1888年12月14日

四季的美麗

藝術家的渴望

藝術的評判標準

?

1888年12月22日

羅斯金與卡萊爾

災難的意義

?

1889年1月3日

不幸的凡人

墜入地獄

?

1889年1月8日

冬日世界

漂泊

我的渴望

?

1889年1月15日

何時停步

天才的奧秘

?

1889年1月18日

癔症

?

1889年2月1日

灰暗的影子

狂躁的神經

?

1889年2月3日

娛樂

?

1889年2月7日

絕望

衝突

禁門之內

?

1889年2月20日

礦井

預測

?

1889年2月24日

訪友

令人欣慰的友誼

?

1889年2月28日

安慰

?

1889年3月3日

《詩篇》第119首

?

1889年3月8日

死亡的陰影

體會

勇氣

?

1889年3月14日

職責

理想中的和諧

?

1889年3月20日

卡萊爾夫婦

事實與虛構

?

1889年3月28日

春晚

朝聖之旅

?

1889年4月4日

磨坊主

工作

?

1889年4月9日

盧梭

?

1889年4月14

幻覺

歪曲的信仰

神秘中的神秘

?

1889年4月25日

罪過的含義

艱難的妥協

?

1889年5月2日


一首歌

生活的藝術

?

1889年5月8日

設計

?

1889年5月14日

神聖的雕塑

?

1889年5月23日

道德的標準

安慰

?

1889年6月4日

文化

文化與想像

?

1889年7月8日

正確的資訊

書的用處

?

1889年7月14日

新習慣

教書

教育方法

多樣的愛好

宗教教育

報春之路

?

1889年6月20日

教育的目標

?

1889年6月28日

羅斯金主義者

隱私

書的生命力

書的隱私問題

?

1889年7月1日


情緒

?

1889年7月8日

社交

?

1889年7月15日

成長

?

1889年7月18日

法蘭西斯?威利特

?

1889年7月28日

公立學校

人生之課

靈感的閃現

?

1889年8月8日

恐懼的陰影

?

1889年8月11日

埃里克病了

?

1889年8月12日

?

1889年8月13日


我的兒子,我的兒子

?

1889年8月19日

喪子之痛

?

1889年8月28日

魂牽夢繞

?

1889年8月30日

如釋重負

希望

?

1889年9月5日

摯愛與悲傷

?

1889年9月7日

生意倒閉

?

1889年9月12日

記憶

?

1889年9月15日

最後一次與埃里克散步

?

1889年9月20日

無法慰藉

黑暗中的心

?

1889年9月25日

母愛

?

1889年10月10日

搬家

?

1889年12月15日

告別

?

1890年2月10日

一所老房子

?

1890年4月8日

我們的新家

?

1890年5月16日

新的生活

難解的心結

?

1890年5月25日

常態的生活

單調的談話

?

1890年7月3日

人生的境界

?

1890年7月18日

一位新朋友

花園散步

老先生

一次談話

老先生的經歷

問題所在

上帝的旨意

啟迪

?

1890年7月10日

新的生活

心靈的成長

?

1890年8月25日

莫德病了

心靈的歸宿

?

1890年9月6日

生活的陰影

麥琪

?

1891年2月6日

對麥琪的打擊

孤獨

?

1891年2月8日

等待

幻象

?

1891年2月10日

一個寓言故事

孩子與花園

孩子

?

1891年2月14日

落空的意願

1891年2月18日

羔羊

?

1891年3月8日

遙遠的希望

?

1891年4月3日

體驗人生

?

1891年4月24日

?

1891年5月10日


上帝般的平和

?

1891年6月6日

鄉間小徑

?

1891年7月20日

上帝的智慧

?

1891年7月24日

帶翅膀的鮮花

?

1891年7月8日

基督教科學

?

1891年7月19日

流便的悲傷

?

1891年8月18日

死亡之榻

?

1891年10月12日

見證

平和之路

序言

本書講述的內容有些神經兮兮的,也許一些人會做出這樣的判斷,或有這樣的感受。

的確,本書與疾病相關,它講述了一個備受疾病困擾的靈魂的故事,但並不是所有與疾病相關的故事後面,都隱藏著一種病態的心理。如一篇研究癌症的學術論文,它是從病理學的角度去寫的,就不存在所謂的病態問題。

近幾年,為公眾利益著想,人們常把疾病當成一種自然現象,不再諱莫如深,也不再妄加非議,認為疾病是魔鬼附體,把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獨鎖空閣,與人間隔離。然而,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,有的人竟然認為遭受心智困苦之人,是不切實際、異想天開的幻想家,認為他們只要意志堅定,多融入五彩斑斕的現實社會,就可恢復正常。這種想法愚蠢透頂,讓人對此類病人緘默視之,失去了同情之心,也抽回了援助之手。

卡萊爾(湯瑪斯?卡萊爾,1795-1881,蘇格蘭評論家、諷刺作家、歷史學家)和蘭姆(查理斯?蘭姆,1775-1834,英國散文家)的朋友普羅克特夫人(Adelaide Anne Procter,1825-1864,英國詩人、慈善家。),一位睿智而堅忍的女人,就叮囑一位總是外表病怏怏的年輕人說:「千萬不要告訴別人你的健康狀況!他們根本就不在乎。」在某種意義上,這個建議充滿善意,也非常明智。

人們通常認為,只要意志堅定、藐視痛苦,就可以把痛苦束之牢籠。但是面對痛苦,如果從積極意義上講,遭受痛苦的折磨也許別有一番深意。痛苦,絕不是拙劣的錯誤、善意的失誤,它是多彩世界不可或缺的一幕。

痛苦或許已經過去,或許正在瘋狂肆虐,或許即將襲來,不管怎樣,我們都必須面對,又何必刻意隱瞞呢?大千世界,芸芸眾生,一人的坦誠會讓無數人受益。最暗無天日的苦痛,來自於可怕的與人隔離的孤寂。如本書能播撒一縷微茫之光,讓世人感受到一絲光明的福祉,本人將不勝滿足。痛苦中沒有病態,坦誠中沒有病態。對痛苦漠然忍受,認為痛苦無可救藥、難以避免,才是萬病之源。本書的目的也在於表明:痛苦有法可醫、有藥可治,是萬能仁愛的天意之溫情所在。

?劍橋大學莫德林學院亞瑟?克里斯多夫?本森

1907年7月14日
熱門書:
資料來源:博客來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ellerh858o 的頭像
    kellerh858o

    kellerh858o@outlook.com

    kellerh858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